從海洋到陸地,塑膠汙染已經成為遍及各地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禁止塑膠袋的使用,全世界每年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高達5萬億次,其中只用過一次就丟的佔了半數,而這些未回收的塑膠,需要長達450年才能分解,對地球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但是你知道嗎?當初塑膠袋的發明家,他的發明初衷竟是為了「拯救地球」。

 

1959 年瑞典工程師 Sten Gustaf Thulin 從事包裝設計,嘗試實驗各種材料製作出耐用的包裝產品,而後發明了第一個可焊接塑料製作的袋子,讓人們能以美觀、方便、低成本的方式包裝並運輸物品,在 Thulin 看來當時普遍使用的紙袋使森林被過度砍伐,相較之下,塑膠袋比紙袋堅固得多,理論上重複使用將能解決紙袋不耐用導致的環境問題。1962年Thulin的專利技術由瑞典包裝工廠Celloplast買下,工廠機器沒日沒夜地運轉,大量製作這個半世紀以來令全世界產生巨變的產品。

 

1960年代中期,塑膠袋代替紙袋、布袋成為主流的包裝產品;到1979年時,塑膠袋占歐洲包裝袋市場的80%;1982年,美國最大的兩家連鎖超市Safeway和 Kroger也改用塑膠袋,20世紀末之前,塑膠袋在全球範圍內幾乎取代了紙袋。現在聯合國數據指出,塑膠袋每年的產量高達1兆,然而79%塑膠製品都在垃圾掩埋場或是流落各地、污染環境,僅9%真正被回收再利用。

對於現今塑膠袋成了環境殺手,Thulin的兒子Raoul 表示:「對父親來說,人們把塑膠袋當作一次性產品,是很奇怪的事情。」。Raoul也提到,現在人們提倡的買東西自備環保袋,父親早就做了,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塑膠袋,摺好放在口袋裡,早在1970、1980年代,他就在做現在人們現在所提倡的「購物不要索取提袋。」

 

自2002年孟加拉成為全球第一個禁用塑膠袋的國家後,如今全世界約有112個國家、地區或城市實施塑膠禁令,台灣環保署也長期推動限塑政策,從減少購物用塑膠袋、禁用含塑膠微粒化妝品,到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減塑政策正在擴大實施。那麼塑膠袋的替代用品能夠發揮多大的環保功用呢?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紙袋跟棉布袋的製造過程消耗了不少地球資源,紙袋源自於樹木、棉花的成長過程需要大量灌溉,未必會比塑膠袋環保,必須多次重複使用才有環保功效,因此除了減塑外,加強再塑重複使用的觀念同樣重要。隨著塑膠汙染日益嚴重,各國政府都在加強呼籲民眾做好回收,科學家也正在尋求更有效的材料解決方案,然而回歸到最後,如果不能改變浪費與隨意丟棄的習慣,只怕怎麼樣的「美意」,都無法符合人們保護環境的期待。

 

資料來源: 風傳媒、科技新報、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