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因飲食豐盛且營養過剩,使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通通找上門,不少人選擇改吃植物性飲食,例如穀物、蔬果、豆類和堅果,再搭配少量肉、魚、蛋和牛奶。然而國外專家卻提醒,有些食物看似健康,反而更傷身!研究調查,植物性飲食在飲食中以蔬食為主,搭配少量蛋白質使營養攝取均衡,可以降低心臟病、中風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有注意改善三高,維持正常體重。但無論是植物性飲食、純素或者蛋奶素飲食者,也可能會在無意中吃下不健康的食物,特別是添加糖、鹽、脂肪和食品添加劑等加工食品,不只營養價值低,還可能增加中風、心臟病風險,更是營養師眼中的「大地雷」。

 

植物性飲食需要注意的營養攝取:

 

1.補充足夠蛋白質

 

植物性蛋白質的必需胺基酸含量較動物性蛋白質少且不完整,因此無法達到人體所需的含量,缺乏蛋白質或氨基酸也會導致免疫功能異常,建議穀類和豆類一起食用,因為豆類缺少的甲硫胺酸可以由穀類中攝取,兩者互補才能符合必需胺基酸的需要量,建議多攝取包括大豆、藜麥、奇亞籽、蕎麥等。

 

2.補充維生素B2和B12

 

吃全素的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2和B12,因為這些營養只有在動物性食物中才有,例如肝臟、腎臟、奶、蛋等。建議可以多攝取深綠色蔬菜、豆類、酵素及綜合維生素錠,以補充不足的營養。

3.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是沙丁魚、鮭魚等多脂魚類,蛋和強化牛奶,植物性食物並非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故素食者若日曬不足的話容易缺乏維生素D。建議透過適當日曬或額外補充維生素D,根據美國國家健康科學院建議,只要讓未保護的臉、手臂或腿,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間,於陽光下照射個5~30分鐘,每周2~3次,就足夠讓身體製造出足量身體所需維生素D

 

4.避免加工素食

 

Hope指出,並非「所有素食」都是健康的。即使是純素食品也可能含有飽和脂肪或高鈉。如台灣常見的滷味小吃、素肉,鈉含量與脂肪往往容易超標。因此,建議以原型食物做為植物性飲食的基底,較不容易吃進多餘的卡路里。一般而言,最佳的純素飲食,是以經過最少量加工、能促進健康的植物性食物為主,例如全麥穀類、堅果、水果和蔬菜等。不過,也有一些加工食品符合健康飲食的準則,例如營養強化的植物奶和優格,是鈣和其他營養物質的珍貴來源,少量不含乳製品的抹醬則可以提供不飽和脂肪。

 

資料來源: 潮健康、GREENPEACE綠色和平、BBC中文網、Heho健康、營養師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