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台每年的廚餘回收量將近50萬公噸,可堆起1.1萬座台北101大樓,環保署積極推動生質能源廠,利用廢棄廚餘發電,全台首座生質能電廠於台中上路後,桃園廠也於2021年7月啟用,雙北與高雄廠也在規劃興建中,一旦這5座生質能源廠皆運作發電,每年發電量將超過4千萬度,售電收入破新台幣2億元。根據環保署2019年的統計資料,全國廚餘回收量逾49萬公噸,用廚餘桶堆疊起來大約是1萬1300座台北101大樓的高度,大量的食物廢棄物除了會產生廚餘、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問題,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廚餘是生質能的一種,生質能指涉的對象其實非常廣,從森林、廢木頭、稻稈穀殼等農業廢棄物,到動物排泄物、屍體、甚至是一般城市垃圾,都是能夠當作能源使用的原料。由於有機物來源廣泛,這也使得生質能成為全世界最有潛力的能源之一,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生質能源是在石油、煤、天然氣後,全球第四大初級能源,甚至還超過核能和其他再生能源。傳統利用生質能的方法,是直接燃燒木材,或是動物糞便來產熱,不過近年來,生質能可以轉換成更多樣的能源使用,包括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和運輸燃料。透過厭氧發酵技術,廢棄物在密閉的反應器中,能產生出沼氣,而沼氣中的甲烷經過純化後,熱值相當於天然氣,導入引擎發電機處理後,能夠成為日常所需的電力。

2017年台中市與民間機構合作規劃設計綠能發電,市府收運生廚餘,經厭氧消化處理,2020年6月15日開始發電、售電,經逐步調校,9月發電狀況趨於穩定,如今售電收入每天約有3萬元。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綠能發電廠的生廚餘來源主要是沿街收運的家戶廚餘及市場、飲料店(咖啡渣、茶葉渣)等生廚餘,每天大約有80噸左右,運用國外廚餘厭氧消化技術,在無氧狀態下,以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經酸化水解發酵後產生沼氣發電,每天約發電5200度。第2期工程預計2024年竣工,屆時滿載發電,每天約可進帳7萬2000元電費。陳宏益說,台中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是全國第1座生質能源廠,同時是全國最大廚餘厭氧發電廠、最大稻稈氣化發電廠、最大綠能發電廠,園區內來自德國的沼氣發電機組,電能來源是廚餘發酵純化後的沼氣經燃燒轉化而成,每小時最大發電效益可高達550~660千瓦,發電時所產生的高溫煙氣及熱水,都可回收再使用。

 

呼籲大家享受美食的同時,請惜食減量,減少廚餘產生,降低食物浪費的情形,並響應「吃光、打包,我惜食」觀念,吃多少煮多少,若產生廚餘請將生、熟廚餘妥善分類、回收,讓廚餘有效再利用,共同創造廚餘循環的經濟價值。

 

資料來源: 中央廣播電台、自由時報、台中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