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是目前當紅議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增加,除了會造成溫室氣體效應全球暖化之外,事實上,二氧化碳的增加或許會以間接方式影響你我的健康,已有許多研究發現,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在這數十年間不斷地在減少,隨之而來的是能夠在體內預防疾病發生的成分也會減少,甚至導致缺鐵性貧血或隱性飢餓,而其背後的因素就在於氣候變遷與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田野實驗發現,高濃度二氧化碳導致麥、米、玉米和大豆中的「鋅」和「鐵」等人體必需營養素含量顯著減少,也降低了蛋白質含量,進而影響人體營養攝取。研究主要作者哈佛大學環境衛生專家Samuel Myers教授說,「從健康觀點看,鐵和鋅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Samuel Myers說,全球20億人口有鋅和鐵攝取不足的問題,對於嬰兒和懷孕婦女來說尤其不利。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對於原本就相當嚴重的營養不良與公共健康問題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雖然麥、米、玉米和大豆中的鋅和鐵含量相對不高,但在貧窮吃不起肉食的地區仍是主要營養來源。全球有60%以上約24億人口的鋅和鐵攝取量來自這些作物,其中有75%的人口住在孟加拉、伊拉克和阿爾及利亞。

通過光合作用,植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後將其分解,然後利用這些碳進行生長。然而小麥和水稻等作物在暴露於更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時會產生更多的碳基化合物,從而導致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此外,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作物吸收的水分減少。換句話說,從土壤中吸收的微量營養素也減少了。2018年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實驗表明,將 18 種不同類型的大米暴露在較高水平的二氧化碳中會降低它們的蛋白質、鐵、鋅和一些維生素 B 的含量,專家說,如果這種營養素持續下降,一些人缺乏某部分營養素的風險可能會增加,這反過來可能會降低他們保護自己免受慢性疾病侵害的能力。

 

雖然減少的幅度可以經由調整飲食、增加其他類型食物的攝取來補足,但對貧困國家的人民來說,米麥主食的營養成分減少將令原本就迫切的糧食危機更形惡化。對此,專家認為最好的因應辦法是針對作物進行基因改良,讓農作物即使在高二氧化碳環境下也能保有良好的營養價值。而若是科學手段不可行,就必須全面調整飲食內容,或是訴諸最終源頭,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意識到這個問題,從身邊做起減碳減排。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數位時代、日本經濟新聞、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