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你敢吃昆蟲嗎?在某些地方,蟲子是當地居民的家常菜,這種特殊飲食習慣也叫做食蟲性(Entomophagy),常見的食物包括有白蟻、蜜蜂、蟋蟀、蝗蟲、蟬、毛蟲、甲蟲。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研究,全球約有 20 億人將蟲類作為食物,尤其在熱帶國家更是見怪不怪。2024年美國可食昆蟲的市場價值將逼近8000萬美金,而2025年亞太地區國家的消費則可達2億7000萬美金。
昆蟲營養價值含量比肉還高
2010年荷蘭的知名學者迪克 (Marcel Dicke)在 TED 演講中提出「何不吃昆蟲?」,特別點出生產食用昆蟲的飼料轉換比 (feed conversion ratio):「10公斤飼料可以養出1公斤牛肉,但更可以養出9公斤蝗蟲。」並以此鼓勵大部分人改吃昆蟲。其次是發展昆蟲農場與工業,可以增加農業財務效益,也更能保護環境免於大型畜牧業的汙染。未來食物與飼料安全應該包括安全存量、營養及衛生,釜底抽薪解決農業發展與環境永續衝突的金鑰應該是食用昆蟲產業化。以麵包蟲(Mealworm)為例,其蛋白質含量能媲美牛肉,因為100克中就含24克蛋白質,接近男性每日建議蛋白值攝取量的一半,同份量的大西洋鮭魚(Atlantic salmon)也只有約20克蛋白質而已。此外,帝王蛾幼蟲(Mopane caterpillar)含有充足的礦物質、紅火蟻(Red ant)含鐵量高、黑水虻幼蟲(Soldier fly larvae)則富含鈣質,只吃100公克就能滿足每日建議鈣攝取量。
在營養價值部分也有研究發現每100g新鮮食用昆蟲的蛋白質含量從在7~48%,這樣的比例其實跟牛肉、吳郭魚是差不多的,而更重要的是昆蟲還有以下幾個優點:
1.超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環境優勢(豬肉的3%、牛肉的3%)
2.超高的飼料轉化體重效率 (豬肉的5倍、雞肉的2.9倍)
3.2~4倍的可食用的百分比(蟲蟲大約80%可食,雞、豬、牛約50%)
4.飼料種類會反應在蟲體的營養
5.氨基酸種類與肉類、奶製品類似
各國新創昆蟲入菜
日本食品業跨入「昆蟲食」強調以「隱形」的方式置入,生產「零反感」的新食文化。由奈良大學生兼人氣YouTuber昆蟲食活動家Kazuki ,與昆蟲食零售商Bug’s Farm攜手開發的4款咖啡,分別是:蚱蜢・哥倫比亞/桑蠶・瓜地馬拉/蟋蟀・巴西聖多斯/深度烘焙、蟋蟀・巴西聖多斯。添加歐美昆蟲食品製造商愛用的JR UNIQUE FOODS高品質昆蟲粉末,消費者可以期待品嚐到瓜地馬拉豆的酸味摻入桑蠶的香郁,以及微微的桑葉清爽感;哥倫比亞豆的柔和順口搭配同樣溫和的蚱蜢,調和成甘苦平衡的飲料;苦味少、酸味適中的巴西聖多斯豆混合香烤味的蟋蟀,具有突出的野味。然而這些咖啡的缺點是含有類似甲殼類的成分,因此對殼類海鮮過敏的人應避免飲用。
瑞士在2017年5月修改食安法,允許商店販售含有蚱蜢、蟋蟀與黃粉蟲幼蟲(俗稱麵包蟲)的食品,成為第一個可銷售「專供人類食用的昆蟲製食品」的歐洲國家,目前Coop第一波昆蟲食品由瑞士新創公司Essento推出,每兩個漢堡售價8.95瑞士法郎(約280元台幣),在日內瓦、伯恩與蘇黎世等地的門市都有販售。Coop另一個發言人維莫爾(Angela Wimmer)透露,除了漢堡與肉丸之外,第三個上市的食品,會由蟋蟀磨成粉製成,未來也不排除販賣冷凍或是乾燥昆蟲,也表示他們等不及看看消費者對這些商品的反應,他們相信這樣特別的美食真的有市場需求。
昆蟲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容易飼養、成本低,對環境衝擊小,也被聯合國認為是解決人類糧食問題、環境污染和全球暖化的最佳未來食物,下次遇到蟲蟲料理不妨試試看吧!
資料來源: 科學月刊、食力foodnext、hello醫師、扭轉肥、天下雜誌
隱私條款 | 條款及細則 | 2019 © N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