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智力之高舉世聞名,最新一項研究發現,海豚懂得辨別某些可分泌具特殊療效化學物質的珊瑚,透過以患處摩擦促其分泌藥液後治療身上的皮膚病。綜合外媒報導,最新發表在《iScience》雜誌的研究報告中,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確認海豚摩擦珊瑚的動作具有高目的性與選擇性,也就是說,患有皮膚病的海豚會選擇以患處摩擦那些有療效的特定珊瑚作為自療方式。

 

海豚的皮膚厚實、光滑且有彈性,但也容易出問題,如酵母菌和細菌感染、由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疤痕或類似刺青的病灶等,而且全球暖化似乎加劇了這些問題。

自2009年以來,齊爾特納和他的團隊一直在調查紅海北部的360隻印太瓶鼻海豚(Indo-Pacific Bottlenose Dolphin,學名:Tursiops aduncus)。他們觀察到這些海豚會在睡醒後和睡覺前,排隊用身體摩擦珊瑚,就像在洗澡一樣。除了機械性的摩擦外,海豚還會使珊瑚蟲釋放出黏液。研究小組還注意到,海豚會選擇特定的珊瑚物種,並且會精心挑選要摩擦身體的哪些部位。他們在實驗室中對海豚偏好的48件珊瑚、海綿和珊瑚黏液樣本進行測試,包括柳珊瑚(gorgonian coral,學名:Rumphella aggregata)、皮革珊瑚 (leather coral,學名:Sarcophyton sp.)和海綿(sponge,學名:Ircini sp.)。結果發現至少17種具生物活性的代謝產物,它們具有抗菌、抗氧化和類似雌激素的特性,都可用於治療皮膚疾病。這份研究在上5月刊登於《iScience》期刊。雖然這些化合物不常用於人類或動物的抗生素中,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某些珊瑚和海綿具有抗菌等藥用價值。「如果發生感染,這些代謝產物會很有幫助,」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德國基森大學(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分析化學師莫洛克(Gertrud Morlock)說,「如果海豚確實有皮膚感染,這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治療作用。」

然而,一份令人震驚的報告發現,這些珊瑚群正處於大麻煩之中,在過去70年裡,我們的地球已經失去了50%的珊瑚礁總量。此外,由於不斷增加的碳排放和氣候變化的驅動行動,珊瑚白化事件正在上升, 珊瑚礁對於包括海豚和珊瑚蟲在內的成千上萬的水下物種的生存至關重要,我們有責任的用更多的行動來保護它們,以維持生物多樣性。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自由時報、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