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雖然僅佔全球5%人口,卻是守護環境的關鍵。傳統原住民土地涵蓋全球22%的陸地,卻坐擁80%的生物多樣性。」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最新發表的報告,原住民的食物比較營養、具有氣候韌性,且適應環境,對於受到氣候威脅的地區而言是理想的食品。FAO還稱原住民是消滅飢餓和緩解氣候變遷「無價的夥伴」,「沒有原住民的幫助、沒有維護原住民權益,無法真正找到氣候變遷和糧食危機的解答。」

 

森林是減碳的重要機制,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全球三分之一的森林主要由原住民、小農和當地社群所管理。FAO指出原住民的生活型態和生計是保育自然資源、永續栽種和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教材。例如:

 

1.原住民自視為與自然連結、是生活環境的一部分,視自然資源為共享財,予以尊敬,透過保護森林河流等自然資源,許多原住民社群幫助減緩了氣候變遷的衝擊。

2.目前全世界的飲食習慣只依賴少數幾種作物,小麥、水稻、馬鈴薯和玉米佔全球熱量消耗的50%。然而透過藜麥、圓齒酢漿草塊莖(oca)和辣木(moringa)等營養原生作物,原住民能幫助全人類擴張飲食習慣的多元性。

3.原住民的生活型態適應並尊重當地環境。在山中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保育土壤、減少侵蝕、保育水源並減少災害的風險。在牧場上,原住牧民社群以永續方式管理放牧和種植牧草,保護牧場生物多樣性。 在亞馬遜雨林中,原住民入住的生態系統獲得改善。

在山林禁伐、保育意識高漲的現代社會,民眾開始嚮往一種「自然感」。過去被歧視、視為野蠻的狩獵或者山林生活,反而成為一種高尚、被敬仰的生活態度。也有不少各族原住民族以此自豪,並且推廣其中的山林智慧。目前很多部落,不只在狩獵方面自律,其他與部落相關事宜也開始自族自律、自治自管。銅門部落所位於的慕谷慕魚就是一個案例,此外其他部落自治的範例,如泰雅族的司馬庫斯,就是以自族成為一個永續經營的生活圈,以同族人的情感連結,彼此約束與互助。

 

而狩獵在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文化中有其重要價值和行動意涵。在其傳統領域狩獵,在地部落更能掌握和保護山林中的資源。部落的狩獵須依據傳統文化規範和禁忌,這些規制透露出原住民族與自然共生、永續利用的智慧。例如布農族禁止在春季獵捕雌鹿,以免誤殺懷孕或撫育幼獸的母鹿;而瀕危保育類黑熊也是布農族的朋友,不可獵捕。擅長以陷阱獵捕的排灣族獵人,上山狩獵是為了照顧部落族人,在喜慶喪事等祭儀中分享獵物。屏東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總幹事陳文山說,「共享是排灣族狩獵文化最重要的價值,部落也重拾『報戰功』傳統,藉此復振狩獵文化與精神,也能更有效掌握山林裡的生態資源。』

 

「感謝祖靈,獵人此去狩獵順利,帶回豐盛的獵物,山林中的動物往後也能源源不絕……」排灣族的靈媒在祈福儀式中,與祖靈、自然對話,表達對動物的感謝。唯有尊重自然、遵循傳統文化智慧,山林的資源才能永續不止,與之共生共存。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udn鳴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