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森林的儲碳功能受到矚目,成為主要的碳匯。近十幾年來科學家開始注意到,海洋固碳的功能不輸森林,這些深藏於紅樹林、海草床、鹽沼裡的碳,被稱作「藍碳」。台灣擁有681公頃的紅樹林、5000公頃的海草床,將是發展藍碳的重要資產,卻缺乏相關研究、認證與碳權交易機制。曾發表國內紅樹林儲碳研究的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呼籲政府重視藍碳交易,讓藍碳納入台灣的減碳成績,或進行碳權交易換取保育生態的資金,達成雙贏。

 

藍碳潛力有多大?去年底衛報報導引用澳洲研究指出,沿岸生態系統佔全球面積的2%,但每年每單位面積固碳效速率比北方、溫帶或熱帶森林高10倍。壞消息則是,沿海藍碳的生態系統正在快速消失,另一篇研究指出,沿海過度利用、人口增加、淤積、海平面上升等因素下,每年約1.5至10.2億噸固存海洋的藍碳被釋放回大氣,降低了海洋固碳的成效。為減少沿海生態系遭破壞,近年來國際與當地組織協力在肯亞、印度、越南、馬達加斯加等地發展藍碳認證、建立碳交易市場,以藍碳交易換取資金,協助鄰近社區居民改善生活,並維護沿海生態系。

提到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生物時,一般人最先想到的是陸上綠色植物,但其實地球上的「固碳大將」另有其人,紅樹林、沼澤濕地、海草地等沿海生態系統在占地僅有陸地森林覆蓋面積的 2-6%,固碳的效率卻比一般綠植來得高,也在環境保護的任務中擔任重要角色,除了能夠防止海平面上升、避免海岸線侵蝕及調節沿海海水水質外,這些沿海生態系是透過光合作用或鈣化作用,減少大氣及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並將碳固存在體內。每公頃的紅樹林生態系能夠儲存 1,030 公噸的二氧化碳,一公頃的沼澤也能儲存高達 920 公噸的二氧化碳,固碳效果驚人。相反地,如果這些「藍碳」退化或受到破壞,原本儲存在生態系之中的碳就會轉變為二氧化碳重回大氣中,對地球的氣候帶來負面影響。不幸的是,過去幾年間,紅樹林地從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是熱帶雨林的 5-10 倍,而這些消失的紅樹林地,大多被開發成為沿海養殖區,或是轉為農業用地。

 

藍碳對緩解氣候變化所起的積極作用,其急劇減少甚至消失給人類社會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不僅會對生物多樣性和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造成影響,也意味著我們正逐漸失去一種非常重要的天然碳匯,削弱了生物圈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我們極須保護和恢復海洋的藍色碳匯,以此來緩解氣候變化、提高生產力、保護糧食安全、促進人類健康、創造就業機會和商業機遇,藍碳保護的投資回報率是相當可觀的,潛在利益將遠大於投入成本,是一項雙贏的舉措,理應得到全球協議和碳交易系統的充分重視。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NPOst公益交流站、新浪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