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洗筷起源自日本的江戶時期,最早於1709年的文獻記載,主要是因為生產建築及木桶等經濟產業材料時,木材會有邊角廢料,為了不浪費資源,就把這些廢料做成了一次性的筷子,稱為割箸(waribashi)。免洗筷與當時需要清洗且可重複使用的筷子相較起來輕巧、方便又便宜,重點是沒有其他人使用過,非常符合日本人追求乾淨的飲食習慣。

 

台灣免洗餐具因B肝而興起

70年代,臺灣 B 型肝炎盛行,擔心透過共用餐具互相傳染肝炎,衛生署研擬出餐飲業管理政策,推行用公筷母匙和免洗餐具,鼓勵跟規定飲食店家採用拋棄式木筷、紙碗盤,雖然後來醫學研究證實 B 型肝炎不會透過口水傳染,但「免洗餐具」已經成為大家眼中「衛生飲食」、 「便宜方便」的象徵。由於生活型態改變,國人在外飲食機會增加,追求快速方便的餐飲業因此興起,消費者行為亦隨之改變,由可重複餐具轉向大量使用一次性免洗餐具,造成環境負擔。

 

而後政府為提倡簡僕生活,逐步改變民眾拋棄型之消費型態,減少免洗餐具之使用,於2002年公告規定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及有店面餐飲業不得提供塑膠類免洗餐具;為落實廢棄物源頭減量精神,優先從不一定需要使用免洗餐具的內用環境開始管制,2006年針對政府部門、學校內之餐飲業者進一步規定消費者內食用餐不得提供各類材質免洗餐具,逐步引導民眾及業者減少免洗餐具。

大多數免洗餐具成為垃圾

免洗餐具目前其材質包括紙製、保麗龍(PS)及塑膠(PP/PE)製等,而依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外食人口每天約1770萬人次,平均每餐約600萬人次,免洗餐具之使用量每年約五5.9萬噸,其中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之使用量每年約4.3萬噸,年回收量約佔免洗餐具一年使用量之15%到20%左右,但由於使用後之免洗餐具具高污染與不易回收的特性,導致回收後再利用經濟價值不高。

 

且疫情期間帶動外送、外帶需求成長,連帶讓免洗餐具用量暴增,造成回收體系負擔。根據環保署近期公布的2020上半年紙容器回收量,相較2019年同期增加近3倍,成長至7萬3863噸,宣導民眾改變習慣,鼓勵「自備、重複、少用」生活減廢3招,共同為垃圾減量努力。

 

資料來源: 《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大紀元、中時新聞網、自由時報、行政院主計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