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最後一口香菸,再把手中的菸蒂捻熄彈向路面、水溝,這是在台灣街道上常見的景象。不少癮君子認為,香菸是紙做的,就算流到水溝、河川、大海……也會自動分解,最終消失殆盡,也不會破壞環境;殊不知,菸蒂內竟含有「塑膠」,且根據統計,海洋廢棄物的第三多正是菸蒂,除了造成生態浩劫,還會反害到人類自己。

 

小小一根卻有大量塑膠

環保署調查近30%吸菸者喜歡把菸蒂丟進水溝,僅20%會收起來帶走,但65%不知道菸蒂含有塑膠,67%不知道水溝無法過濾菸蒂,55%不清楚菸蒂會影響水質與生態。它可能看起來很小,而且對自然無害,對許多癮君子而言,抽完菸後隨手丟棄是再簡單、自然不過的事,這也導致菸蒂成了最常被人們亂扔的廢棄物,特別是在街頭、公園、垃圾桶周邊、海灘,根據統計全球每年被亂丟的菸蒂就超過4.5兆個。從外觀來看,香菸看似由菸草與紙製成,不過,其濾嘴卻是由一種稱為「醋酸纖維」(Cellulose Acetate)的塑膠所組成,意即菸蒂就是難分解的塑膠垃圾,每根菸蒂含有近12000根細小的塑膠纖維,「醋酸纖維」要在大自然環境中分解得花上超過10年的時間,對生態環境的傷害相當大;更甚者,殘留的菸草含有許多化學物質,像是尼古丁、砷、鉛、銅、鉻、鎘等,進入水體除了汙染環境之外,有毒物質也會進入食物鏈,進而危及人體健康

 

對環境傷害大於一般塑膠製品

總部設於華府的環團「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2010年代初報告指出,截至當時25年以來的國際淨灘行動當中,香菸與香菸濾嘴數量共約占了所有清出垃圾數的32%,達約5200萬,足以填滿100座奧運泳池,接著才是食品包裝、瓶蓋、餐具、塑膠瓶等。香菸濾嘴中的醋酸纖維素緊密排列,目的在於在吸入前過濾掉煙中的有害物質,大量的香菸濾嘴以及香菸所含的有害物質可能會釋放到環境中,也是學者所擔心的。因為菸蒂可能會比任何塑膠製品更危險,通常像是吸管或塑膠袋等一次性塑膠用品,應都具有疏水性(hydrophobic),不易與水混合,因此日常塑膠用品向環境釋出小分子的速度會放慢,然而就菸蒂來說,煙草很容易吸收水分,許多化學物質會在短時間內釋放到環境中。

 

雖然許多香菸公司已經開始著手研發更友善環境的香菸製作方式,但為了自然環境和公眾的健康,呼籲吸菸者們或可以開始思考,不要隨手亂丟菸蒂,應該將菸蒂確實熄滅後拿到垃圾桶丟棄,才能讓有效保護環境。

 

資料來源:今周刊、遠見35、TVBS新聞、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