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台灣18歲以上喝酒人數高達843萬人,而在2016年,全球15歲以上的人平均年度酒精消耗為6.4升。「酒」不免俗地在逢年過節、親友聚會等場合擔任助興的角色,但是你知道釀酒過程帶來多少環境傷害嗎?釀造每加侖的啤酒,過程中至少需要5~6加侖的水,釀造葡萄酒的碳排放濃度,甚至比飛機或汽車高出了5倍多。而Sustainability雜誌2018年的一篇文章估計,酒精飲料行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0.7%,且大多數製造商難以提供碳足跡的準確估計值。在環保永續已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許多酒廠紛紛作出改變,從工廠建築、釀酒原料、釀酒製程、產品包材,做出環保創新與承諾。

 

Young Henrys是澳洲一家精釀啤酒廠,酒廠裡除了有多個發酵槽,近年來還多了一座散發綠光、看似科幻裝置的生物反應器。生物反應器裡裝著滿滿的微藻類,這是該酒廠與雪梨科技大學(UTS)合作下的結晶。雪梨科技大學的氣候變遷小組努力開發藻類的各種用途,以應對氣候變化。雪梨科技大學的教授雷夫(Peter Ralph)多年來鑽研藻類生物系統、水生植物與地球暖化議題,他認為微藻類和浮游生物是高效率的光合植物,雖然人類無法用肉眼看到它們,它們仍默默為地球製造一半以上的氧氣,猶如一個奇妙的生化工廠。如今,微藻類的光合原理也運用在Young Henrys酒廠。啤酒酵母在發酵過程中會吸收糖,並製造出副產品 —— 酒精和二氧化碳。透過微藻類「吃」二氧化碳,再產生出更多的微藻類與釋放氧氣,幫助啤酒釀造過程達到碳中和。根據該酒廠官網,製造一手(六瓶裝)啤酒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須由一棵樹花費整整兩天才得以吸收;酒廠生物反應器每毫升約有 500 萬個微藻或微生物,廠商告訴《BBC》,他們初估微藻類釋放的氧氣相當於兩公頃的叢林一樣多。

另一家美國B型企業生活啤酒(Brewery Vivant)的啤酒廠則是翻新一座有80多年歷史的建築,也拿到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銀級,更在啤酒發酵過程中導入碳回收系統,將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壓縮並回收再利用於碳酸啤酒中,降低最多30%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因消費者愈來愈注重永續、加上政府法規等挑戰中漸漸式微;面對轉型何不好好思考善用創新策略,導入適切的環境友善系統,提升未來的永續生活。

 

資料來源: 食力foodNEXT、太報、BBC